日常生活

英雄的毛埡英雄的村莊

更新時間:2018-03-19 12:40:07 來源:nltzpx.cn 編輯: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
張家界旅游網 公眾微信號 人們用“綠色家園,紅色土地”來概括張家界的特點,是十分貼切和到位的。張家界以生態(tài)旅游聞名于世,“綠色家園”的形象廣為人知。同時,張家界是20世紀土地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湘鄂邊、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策源地和重要組成部分,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首府所在地和中心地帶,是中國紅軍三大主力軍之一紅二方面軍的前身紅二、六軍團長征出發(fā)地,因此理所當然是一塊蘊藏著大量紅色富礦的“紅色土地”。我在剛剛出版的《張家界讀本》中寫道:八年紅色割據作為一種偉大實踐,進而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張家界扎下了深厚的根基,給根據地人民留下了無法磨滅的歷史記憶。以任弼時、賀龍、關向應、王震、蕭克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,以及與之同甘苦共患難的張家界人民,在這里創(chuàng)造了無數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業(yè)績與傳奇。其間創(chuàng)造的紅色蘇維埃文化可歌可泣,是張家界人一筆至為寶貴的精神財富。
這些年來,我一直對紅色故土桑植尤其是賀龍元帥老家洪家關情有獨鐘。我曾多次深入賀氏家族采訪,賀氏家族為革命作出的犧牲讓我一次次為之震撼。在我的心目中,洪家關這個歷經血與火洗禮的英雄的村莊,不啻是屹立于那個紅色年代的一塊巍巍豐碑,不啻是高揚于后人心中的一面獵獵作響的大旗。而當我讀到王成均、蔡昌順編著的《毛埡紅軍村的故事》初稿,不禁為自己的孤陋寡聞感到慚愧:此前我知道紅軍醫(yī)院橫塘灣、知道賀文慈率領紅軍游擊隊艱難堅守的四門巖,但不知道還有這樣一個毛埡村,在八年紅色割據中以血性和忠誠,成為這片天宇一顆遙遠而明亮的星辰,至今仍然閃爍不已獨特的光輝。
想想看吧,一個僅36戶人家的村莊,有30多人參加了紅軍、赤衛(wèi)隊,其中10多人為革命捐軀,同時斷續(xù)供養(yǎng)著400多人的紅軍隊伍,其中有200多紅軍戰(zhàn)士在這塊土地上英勇犧牲。讀到一個個紅軍戰(zhàn)士和村民蒙難和慘遭殺害的場景,比如10余名紅軍將士壯烈跳崖,紅軍遺孤龔坤香訴說父親被害的慘狀,等等,定格成一幅幅畫面印進腦海而揮之不去。為了躲避敵人的殘害,全村先后有50多人因長期躲藏在深山老林餐風宿露、重病纏身而夭亡;全村23棟房屋被敵人先后燒毀了18棟半,村民們只得集中在大巖屋下居住,現在還能見到當年壘砌的灶膛。紅軍長征后,村民楊光茂為躲避敵人殺害,在山上“趴壕”15年,當了整整15年的“野人”。而就在這種背景下,從1932年起一直到1949年全國解放,村民曹良卓一家冒著生命危險贍養(yǎng)因病滯留的失散紅軍謝松天,長達18年之久。解放后,曹良卓仍然一聲不吭將謝松天贍養(yǎng)到1961年去世為止。謝松天去世時使盡全身力氣寫下兩行字:“紅軍是親人,毛埡人是恩人。”1982年,曹良卓彌留之際,才將這一段真相告知兒女:解放前沒講,是怕稍一不慎,招來殺身之禍;解放后不講,是不希望家里人向黨向政府提這樣那樣的要求。老人說:“我們毛埡人,作事只圖良心安寧,不圖人家回報?!?BR>這就是毛埡人!這就是善良偉大的毛埡人!這就是披肝瀝膽的毛埡人!這就是感天動地的毛埡人!這就是紅軍賴以打勝仗、共產黨賴以打天下的皇天厚土??!行走在這塊土地上,隨處都可以感受到賀龍的音容笑貌,故事和傳奇。毫無疑義,賀龍是往毛埡這塊土地撒播火種的人。他同時是往湘鄂邊、湘鄂西以及湘鄂川黔這片廣袤土地上撒播火種的人。在這方天宇下,他只要振臂一呼,便會山呼水應,星星之火很快就會成為燎原之勢。毛埡作為這塊紅色土地上無數英雄村莊的一個縮影,它雄辯地驗證著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:老百姓之所以前仆后繼跟著賀龍鬧革命,只因是人心所向,潮流所向。毛埡人在特定歷史時期所展示的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,究其實是那個血與火的年代深刻而又生動的折射。在那個前仆后繼的年代里,該有多少名和無名的毛埡式的紅軍村,為革命作出巨大而默默的奉獻和犧牲??!
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。我們不應該也沒有任何理由忘記或者淡忘毛埡。不應該也沒有任何理由忘記或者淡忘無數毛埡式的紅軍村莊、英雄村莊。王成均和蔡昌順二位作者年紀輕輕,卻能把視野和情感傾注到被歲月疏漏甚或遺忘的一方熱土,喚起我們一種崇高感、悲壯感和神圣感于心中裊裊升騰,真可謂善莫大焉。相信閱讀此書的人們,會和我一樣為之動容為之扼腕為之浩嘆為之肅然起敬。在我的感覺中,這顆由八年紅色割據擦得锃亮的遙遠而明亮的星辰,變得越加清晰、熟稔和親近了。親愛的讀者朋友!請與我一道默默向著張家界西北方位云霧深處的毛埡村,滿懷深情地行一個鞠躬禮——
敬禮!英雄的毛埡,英雄的村莊!
(作者系張家界市政協(xié)副主席、市文聯(lián)主席)
張家界旅游網

  免責聲明: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,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,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分享到:

上一篇:一份感動的記憶
下一篇:在E時代讀書
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
分享到: